振冶炉料
联系我们更多

联系我们

总部(ADD):洛阳市高新区

厂址: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党湾村310国道旁

通信(ADD):洛阳市武汉路大禹新村4#-1-502

邮编(PC):471039

E-MAIL: lyzenyo @163.com

传真(FAX):(0379)64228177

电话(TEL):(0379)63027177/7188

老网站:HTTP://www.lyzenyo.com

新网站:HTTP://www.luoyangzhenye.com

BLOG: http://blog.sina.com.cn/lyzenyo

BLOG:http://luoyangzhenye.blog.sohu.com

总经理:王振武(0)13700798836

营销部:王 飞(0)13526964714

生产部:乔运华(0)13403791929

客服部:张国锋(0)13525482528

行政部:冯锐锐(0)13525482546

财务部:赵凤改(0)13525447390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钢铁企业:环保制度各具特色

[ 时间:2013-01-11 点击:719 ]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黄婷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统计,钢铁行业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除攀钢钒钛、包钢股份和酒钢宏兴以外,均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发布报告的钢企有一半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但污染物排放的数据公开方面不容乐观。

宝钢、武钢、鞍钢和太钢等

建立了环境保护制度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协同搭建了推进公司能源、环境管理的政策框架。在此基础上,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股份和太钢不锈四家企业分别根据自身情况又制定了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

宝钢是中国钢铁行业第一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公司主要钢铁生产单元全面推广“三流一态”能源管理体系,编制了《能耗指标基准值与标杆值管理程序》、《冶金节能减排手册》和《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

2012年,宝钢股份提出了一套优先管理、分级管控、源头治理、系统应对的环境风险管控理念,结合环境信息化及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等的建设及完善,力求从风险识别量化评价、分级管控落实措施、系统应对、有效监督、持续改进、报告制度等环节形成环保管理的PDCA循环。此外,宝钢股份还推行区域环保绩效综合评价,通过对各责任区域的环保综合状态进行评价,输出评价结果和等级,督促未达标的单位制订提升计划,并跟踪实施,促进区域环保绩效自主能力的提升。强化环保厂容绿化过程管理,加强对粉尘、废气、噪声、异味等排放管理,环保设备的临时停机管理,对渣土车辆运输洒落、车辆运输超装、临时设施、绿化搬迁与恢复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等。同时,还将加强厂容绿化监察,开展无组织粉尘专项管理及持续推进钢渣堆场整治工作。

鞍钢股份编制《环境保护工作月报》。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的QEO管理体系基础上,鞍钢股份还编写了《鞍钢股份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月报》,通过对污染源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内在原因,适时编报国家环保工作动态,为加强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管和管理层做出环境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武钢、太钢实现能源环境自动监测。武钢股份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11年,已建成安装了自动监测监控系统40套。其中烟气在线监测系统34套,水质在线监测系统3套,噪声在线监测3套,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营维护采用第三方运营的模式由有运营资质的单位负责运营维护。太钢不锈的能源环境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环保数据自动采集、在线监控和环境管理等功能,实现了能源管网、能源站所、能耗单元产耗数据的实时在线监视和能源调度多调合一。

宝钢详细公布污染排放数据

各家钢企公布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不统一,宝钢股份数据公布上最为充分。

宝钢有效识别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险废弃物,包括废油(桶)、含油废物、含油废水、油回丝、含铬废液、含铬废物。

最新数据显示,与2005年相比,SO2排放总量同比下降65.3%,废水中COD排放总量同比下降84.77%。

2012年12月5日,中国环保部公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在推进二氧化硫减排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钢铁等非电行业的烟气二氧化硫治理。在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方面,积极开展烧结机等烟气脱硝示范。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钢铁工业所面临的环境责任压力不断增加,一些钢铁企业甚至面临着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当前国内钢铁企业主要是通过建设环保设施来达到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但随着环保部公布《规划》,国家提高环保指标要求,钢铁企业面临新一轮的环保项目建设。钢铁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注意调整发展的思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关注新的绿色技术,还要保证环保信息的透明性。

版权所有:洛阳振冶炉料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17720号 网站建设: 青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