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冶炉料
联系我们更多

联系我们

总部(ADD):洛阳市高新区

厂址: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党湾村310国道旁

通信(ADD):洛阳市武汉路大禹新村4#-1-502

邮编(PC):471039

E-MAIL: lyzenyo @163.com

传真(FAX):(0379)64228177

电话(TEL):(0379)63027177/7188

老网站:HTTP://www.lyzenyo.com

新网站:HTTP://www.luoyangzhenye.com

BLOG: http://blog.sina.com.cn/lyzenyo

BLOG:http://luoyangzhenye.blog.sohu.com

总经理:王振武(0)13700798836

营销部:王 飞(0)13526964714

生产部:乔运华(0)13403791929

客服部:张国锋(0)13525482528

行政部:冯锐锐(0)13525482546

财务部:赵凤改(0)13525447390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钢铁行业乱象之源

[ 时间:2013-06-18 点击:690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5月,湛江市长动情亲吻宝钢湛江项目批文的照片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这位市长大概没料到该项目不死不活的现状。

  据报道,宝钢湛江项目开工一年仍在打桩,如果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建成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日,那还不如降低速度减少损失,宝钢就会继续——打桩。

  宝钢湛江项目与首钢曹妃甸项目均受到强烈质疑,如此巨大的重点投资项目,竟然与经济周期为敌。事实上,两个项目审批通过之时,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周期性行业一跌再跌,重化工项目日子难过。项目生不逢时。中国重化工业布局基本完成,而各地为了政绩还在大干快上,未来产能过剩将急剧恶化,湛江与防城港项目会陷入血腥争夺。

  湛江钢铁基地规划项目肇始于1978年冶金部在广东省的布点规划。经济规划的周期长达30年以上,三十年,黄花菜都凉了,这不是科学规划,是白日梦。规划的理由很充分,湛江离铁矿石产地近,有优质港口,还有南方以及东南亚广阔的市场,这些理由可以照模照样搬到武钢的防城港项目上。结果就是,南方市场恶性价格竞争气氛弥漫,中国几大项目一上马,东南亚市场价格立马下跌一大截。

  政府规划有政府规划的逻辑,市场有市场的逻辑,只能选择其一而不能两者兼得。

  严重的产能过剩说明政府规划毫无章法,同一区域两大钢企恶性竞争,说明审批者未能尽责。如果在政府规划力极强的德国,有可能湛江已经成为钢城,与上海、河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他项目根本没有上马的可能,以捍卫价格保护环境。

  南方的钢铁产能没有大规模上马,北方已经形成钢铁集散地,市场逻辑大显神威,沿着江苏、河北的海岸线,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大规模上马,不仅形成了过剩的产能,还形成了游击队式的剽悍作风。这些钢企才不管什么结构调整,线材还是板材,什么赚钱生产什么,事实常常证明他们的正确——大规模基建支撑了背后的粗钢产业,我国的高端钢材往往竞争不过国外产品,而现在,高端钢材也随着低端钢材一起过剩了。

  如果信奉市场的逻辑,就请尊重企业主体的意志。

  钢铁需要淡水、便利而廉价的运输,以及半径辐射内的下游产业链。河北等地建立钢铁中心,并不是个糟糕的选择。

  随着河北钢铁企业的兴盛,配套的贸易、海洋铁路货运以及保险、铁矿石外汇衍生品等金融产品自然会随着市场的要求诞生,当地的钢铁产业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这与浙江永康五金、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是一样的道理,义乌前不靠海后不靠大都市,照样成为全球闻名的小商品中心,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尊重市场而后建立公平的游戏规则,政府希望减少污染希望减少产能,好办,建立先进的技术标准,将粗放的企业驱逐出市场;建立排放标准而后严格执行,使不达标的企业知难而退。如此一来,市场就会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以最低的社会成本达到减少过剩产能的目标。严格的标准并非对中小企业的歧视,而是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更重要的是,形成明确的预期,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企业请走路。

  糟糕的情况是,选择了政府规划至上的审批路径,却依然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出现了可怕的污染,甚至同为大型央企互相恶性竞争;另一种糟糕的情况是,选择了市场路径却不执行严格的标准,任由市场野蛮生长,把贪腐当作润滑油。比这两种更糟糕的情况是,采用审批手段,却声称由市场主导;市场野蛮生长到一定程度略有秩序时,找出任何一个借口铲除市场。

  钢铁行业的乱象源于此。

  有例为证。河北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在政府主导下成为一场闹剧,不仅产能未解决,结构未调整,低效企业还堂而皇之地挤占了高效企业的地盘,如果这样的结构调整下去,不出数年,中国钢铁业将被调整至死。

  最近摒弃企业所有制之分,以严格的标准给予钢铁企业准生证,走出了正确的一步。希望更进一步,继续严格执行标准,而后推广到中国所有的行业之中。

版权所有:洛阳振冶炉料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17720号 网站建设: 青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