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总部(ADD):洛阳市高新区
厂址: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党湾村310国道旁
通信(ADD):洛阳市武汉路大禹新村4#-1-502
邮编(PC):471039
E-MAIL: lyzenyo @163.com
传真(FAX):(0379)64228177
电话(TEL):(0379)63027177/7188
老网站:HTTP://www.lyzenyo.com
新网站:HTTP://www.luoyangzhenye.com
BLOG: http://blog.sina.com.cn/lyzenyo
BLOG:http://luoyangzhenye.blog.sohu.com
总经理:王振武(0)13700798836
营销部:王 飞(0)13526964714
生产部:乔运华(0)13403791929
客服部:张国锋(0)13525482528
行政部:冯锐锐(0)13525482546
财务部:赵凤改(0)13525447390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钢铁等行业深陷“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 时间:2014-01-03 点击:704 ]
来源:中商情报网
“越淘汰越过剩”,水泥、钢铁等行业近年深陷这一怪圈: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一波接一波,但过剩的产能不光没化解,还在一路突飞猛进。
这种现象值得深究,为何一纸禁令会仍引发扩张狂潮?有学者认为,其根源是政府主导经济的增长模式,在不科学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增收压力和动力,对于吸引工业投资发展经济具有天然的冲动。另外,水泥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一些规模和产能都较小的企业试图通过增加产能的方式规避被化解、被淘汰的可能,由此,众多小水泥厂纷纷增产能、扩规模,甚至淘汰小磨新建大磨。
“越淘汰越过剩”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淘汰落后产能光有政策还不够,还要从多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第一,对于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地方政府应该坚决贯彻落实,不能“打折扣”,如果监管部门“打折扣”,则应被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调控的手段,将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出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措施,提高产业集中度,不让淘汰的产能和企业反复。
第三,加快技术创新,让技术引领行业进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优质产能,做大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企业,使产能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自动退出市场。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再度暴涨。据媒体报道,2013年北上广深土地出让金均创历史纪录,合计土地出让金突破5000亿元大关,较2012年的2005亿元暴涨150%。
网民普遍担心,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火爆将传导至楼市销售,2014年房价或酝酿着更大涨幅。网民认为,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是土地出让收入暴涨的罪魁祸首。为当下过热的土地市场降温,一方面,要遏制土地财政,另一方面,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亟待完善。
加重房价上涨预期
不少网民预计,由于地价上涨,房价难改继续上涨预期。
网民“闻一言”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暴涨,决定了2014年房价上涨的走势,而房价上涨格局也将再次促进土地出让金的暴涨,这种循环上升的趋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网民“张大伟”说,地价上涨明显影响了购房者、开发商的预期,一线城市纷纷出现部分地块楼面价超过周边在售物业价格的现象,这将影响2014年房价走势。
网民认为,目前土地市场的火爆情况预示着2014年一二线城市的楼市酝酿着更大的涨幅。如果没有更有力的调控举措,或者货币政策趋于宽松,那么楼市涨幅甚至会超过2013年。
土地财政依赖性强
网民认为,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是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暴涨的“罪魁祸首”。
网民“黄小虎”说,当前,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保发展、保民生等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下,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不断推高土地价格,从而获得最大的土地出让收入来增加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久遭网民诟病,一方面因其带来的利益联接机制“存在多年的‘土地财政’,事实上造就了‘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滚动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网民“王小映”说。
另一方面,土地财政透支了未来发展动力。有网民称,政府在短期内通过土地出让获得了巨额资金,但却是“寅吃卯粮”,超额透支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降温土地市场须多管齐下
就如何让过热的土地市场降温,网民提出,应破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
有网民认为,中央和地方应合理分配事权和财权“土地是地方政府拥有的最大资产,面对‘钱少事多’的现实难题,土地财政逐步成为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网民“王小映”说。
还有网民建议,应打破“招拍挂”模式,尽快出台新的土地出让方式,比如一些地区探索的“限地价竞房价”模式,为土地市场降温。
此外,网民“顾云昌”指出,在地价、房价上涨过快的一些城市,应该增加土地供应的透明度,避免开发商一哄而上争抢地块,推动地价。应向社会公布明确的推地计划,让开发商、公众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土地供应,从而稳定土地市场的预期。- 上一篇:钢铁业低迷拖累煤焦钢走势
- 下一篇:钢铁业该如何“搭车”
-